有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年内公募基金的自购规模接近40亿元,分布于74家基金公司中,这释放出基金公司对于后市的乐观预期。随着股指调整逐步到位,未来市场或迎来新的投资机会,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购买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,尤其是基金公司自购的基金,更加值得关注。
又现基金公司自购潮。基金公司出钱,购买自己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产品,所购买的基金既有中证A500指数的ETF基金,也有基金经理掌管的主动型基金,这些基金公司自购基金产品,事实上也能为投资者买入基金提供一定参考。
基金公司自购的原因,或许有部分出于宣传的目的,但最主要的还是看好后市。毕竟真金白银买入的基金份额,基金公司也希望能够做到保值增值。
当前A股震荡盘整,市场对后市走势存在一定分歧。此时众多基金公司集体自购,用实际行动说明他们都对股市后市充满信心。需要注意的是,部分基金公司自购选择的是直接申购,而非定投,更加说明基金公司对于后市的判断已经是右侧交易,他们的判断是市场底部已经确立。
以史为鉴,基金公司自购并非新鲜事,而大规模的自购行为往往出现在市场行情的转折点。历史上,基金业有过多次集体自购潮,回看过往,这些自购行为通常与市场下跌和阶段性低位相吻合,显示出基金公司对市场底部的判断和对后市的乐观预期。
从A股市场来看,历经前期持续上涨之后,近期出现震荡回调走势,但市场的交投热情依旧,交易行情显示,沪深两市成交额已经连续第12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。在资本市场里,成交量为王。成交量持续在1万亿元之上,市场各题材概念股轮番上涨,说明在市场的多空博弈中多头依旧占据有利位置。
基于此,投资者此时也可以考虑更为积极的投资态度。如果投资者选择主动型基金进行投资,可以重点关注基金公司自购的基金,毕竟基金公司自购的品种,安全系数理论上会更高。
从基金公司的角度考虑,自购行为本身容易受到市场关注,有一定的广告效应,因此,在自购品种的选择上会更为谨慎。毕竟如果高调自购的基金产品后续收益率大幅不及预期,会严重损害基金公司的市场形象。
尽管基金自购行为释放了积极的市场信号,但这并不意味着自购的基金就一定能赚钱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不同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收益率会大不相同,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时,还是应该结合自购基金的长期业绩表现加以判断,虽然过往的业绩不能完全代表未来的业绩水平,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。
(文章来源:北京商报)
(原标题:侃股:基金公司自购释放对后市乐观预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