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引擎和载体,正扮演着国家科技奖项的主力军角色。以上海证券交易所(沪市)为例,自2018年以来的四届科技奖项评选中,有164家沪市公司在264个项目中脱颖而出,赢得国家级奖项,其中包括7项特等奖、33项一等奖和168项二等奖科技进步奖,以及3项一等奖和53项二等奖技术发明奖。2020年后,奖项改为每三年颁发一次,提升了奖项的权威性和荣誉感。
在历年获奖数据中,沪市企业的技术创新地位日益凸显。2018年至2020年间,每年约有55家沪市公司获奖,而到了2023年,66家公司参与的64个项目占总获奖项目的25.6%。这一成就背后,是沪市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过去十年的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2%,2023年实体类公司的研发投入超过1.05万亿元,占全国全年研发经费的近三分之一。
沪市公司中的佼佼者,如中国中铁、中国铁建和中国石化,凭借众多项目屡获殊荣,尤其在新基建和新技术领域展现实力,破解了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关键瓶颈。例如,中国中铁参与的港珠澳大桥项目展示了其在复杂工程中的技术实力。中国中车凭借“复兴号”高速列车项目摘得2023年科技进步奖特等奖,国电南瑞则在电力领域取得突破。
在信息技术方面,沪市企业抓住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机遇,集中攻关关键核心技术。2023年,与计算机、通信和电子相关的获奖项目数量显著增加,如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联合完成的5G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,标志着我国在5G领域取得国际领先。
5G技术领域尤为活跃,如三安光电的氮化镓功率放大器项目,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,推动了我国5G产业发展。沪市公司通过一系列创新成果,不仅引领全球技术前沿,也助力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。
这些获奖项目不仅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,也在实践中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价值,推动产业升级,增强国家整体竞争力。比如,天合光能在太阳能电池技术上的创新,以及精工钢构在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领域的突破,都为绿色建筑和产业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总的来说,沪市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,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二百六十四项沪市公司成果获2018年以后国家科技奖,跻身世界前沿。
2024-06-27 23:27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