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年中至今,医药板块已回调三年多。
Wind数据显示,中证医药指数(000933)更是在今年7月9日走出2015年以来的新低。
中证医药指数2015年以来表现20150102-20240726
数据来源:Wind
但万亿市场的医药板块细分领域众多,不缺结构性机会。
比如前几日医保支付和医疗信息化板块备受关注;再比如创新药板块在多重政策加持下,近期表现活跃。
一方面随着医药板块热度提升,底部共识性白马或有所表现,小的催化逻辑都可能成为行情演绎点。
另一方面由于并非是产业逻辑大变化带来的行情演绎,且增量资金并未大幅流入,也容易导致轮动和高低切的出现,震荡也不小。
但医药板块是公认的长坡厚雪赛道,即使在底部区域仍有强吸引力:
老龄化、刚需的底层逻辑没有改变
不论身在何处,医药都是“刚需”。
除了传统意义上的“看病”、“治病”,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在向疾病预防、健康促进、保健康复等多元化需求转变,健康消费市场潜力加速释放。
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,医疗开支也会显著提高。据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起草的《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》数据,人均医疗费用和年龄密切相关。
一般情况下,6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医疗费用是60岁以下年龄组医疗费用的3倍-5倍,平均每位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的照护与医疗成本开支约为65-74岁老年人的14.4倍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年底,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1676万,占全国人口的15.4%。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,到2050年我国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会翻两番。
估值低位,或迎修复机会
Wind数据显示,自2021年来申万医药指数最大调整超50%(2021/6/30-2024/7/26),目前板块估值(PE-TTM)为26倍,已低于历史上90%的时间,且产业长期成长逻辑并未破坏,估值匹配的优质医药股有望迎来真正的价值投资机会。
“筹码结构”较好,有增配空间
兴业证券统计了2024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医药持仓数据(按重仓持股推算),A股医药板块二季度的持仓比例为9.95%,环比下降0.52pp,扣除医药主题基金后持仓比例为4.71%,环比下降0.52pp。
医药板块机构持仓在今年一季度较低水平之下,二季度进一步下行,处于历史低点。若公募等机构投资者加大持仓,医药板块有望获得不菲的增量资金。
业绩有望改善
去年8月开始医疗反腐导致的低基数及每月环比数据改善,对医药板块人气影响或大幅减弱。
而且随着今年二季度业绩预告陆续落地,多数医药公司符合预期,部分超预期,体现出医药板块较强的业绩韧性。综合分析 2023 年二季度的业绩基数及行业大环境等因素,2024年二季度医药板块多数公司增长有望相对平稳。
下半年行业大环境因素有望逐步改善,板块业绩或将呈现边际向好趋势。
集采边际影响逐渐变弱
自2018年集采政策逐步实施以来,药品价格的大幅下降对相关产品类公司的短期业绩产生直接影响。但随着集采的边际影响逐渐变弱,相关医药公司有望逐渐回归至正常的发展轨道。
虽然未来集采常态化趋势明显,但总体来看,许多品种已逐步进入到价格平稳窗口期,且从近期支架、骨科、胰岛素等产品的一些集采续标情况来看,这些品种价格或还能有不同程度的上浮。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,集采降价后的可及性往往大幅提高,且伴随老龄化的加速,不少集采产品渡过价格降价周期后,仍有望保持稳定的增长。
2008年以来医药板块的三轮大底(2008年、2012年、2018年):
1、跌幅不少,均接近或超过40%,区间最低估值约为20-25倍左右。
2、调整时间不算长,基本在1年以内收复。
3、外部环境影响较大,医药板块调整阶段也多为A股整体表现欠佳阶段。
4、政策给力、行业高景气助力板块走出低谷。
本轮医药板块从2021年年中至今,调整已三年多。
与之前的三次大底相比,本轮调整力度(跌幅)仅次于2008年、调整时间明显超越,估值也到了历史低位区域。
虽然医药每次调整其基本面和外部环境都有不同,但是在刚需、老龄化等大背景下,叠加政策支持等因素,对医药不用过度悲观。
融通健康产业基金经理万民远认为,从风险收益比角度看,当前或可以更乐观一点。
医药指数仍在近4年的底部区间徘徊,估值和交易层面的风险释放足够充分,而驱动产业未来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,人口老龄化、疾病谱变化、创新技术供给,板块整体的估值性价比和潜在空间或已经具备吸引力。
展望后续,随着新一轮老龄化高潮来临,在政策框架趋于稳定、压制板块的一过性基数效应消退背景下,对板块中长期前景保持乐观,医药板块有望迎来基本面和政策边际的双重改善,板块估值有望修复,万亿市场的医药板块细分领域众多,不缺结构性机会。
(文章来源:融通基金)
(责任编辑:13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