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财经奥秘,指引财富未来

极端天气频扰全球农业生产。

邓卫平 2024-06-20 06:52:26
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最新报告显示,全球刚刚过去的5月创下了有史以来最热的记录,这已是连续第12个月的气温高于历史平均水平。高温引发了一系列极端气候事件,如热浪、强降雨和极端干燥,对全球农业造成了显著冲击。
在非洲,经济作物种植,特别是对许多国家出口至关重要的作物,如加纳的可可和乍得的棉花,因干旱和高温受损严重。加纳的可可产量预期从82万吨降至50万吨以下,降幅高达40%-50%,部分归因于病虫害和生长条件恶化。乍得棉花收成也大幅下滑,农户收入锐减至先前的三分之一。
巴西的南里奥格兰德州遭遇洪水,导致大豆产量预估下降10%-15%,降至1953万吨,而巴拉圭则因干旱影响大豆单产。东南亚同样受到影响,泰国榴莲产量因干旱减少,成本上升,收获期缩短。厄尔尼诺现象下的高温少雨天气令柬埔寨胡椒树大量死亡,越南咖啡产量也减少了约30%。
全球粮食作物如小麦、玉米、大米和马铃薯等,在极端天气下收成前景堪忧。贺勇研究员强调,极端天气不仅影响产量和质量,还会导致土壤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,对粮食进口国的粮食结构产生冲击。世界粮食计划署的马丁·弗里克担忧,这可能导致贫困加剧、粮食安全问题以及人口流动。
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稳定性构成复杂挑战,如增加农业成本、损害农田设施、干扰供应链,从而推高食品价格。据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研究,到2035年,食品价格可能因气候变化增长1%-3%,到2060年增长速度可能达到每年4.3%。
应对这一挑战,贺勇提出,除常规灾害监测外,还需关注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灾害和特性,利用大数据决策管理系统应对不同时间和地区的风险。在技术层面,应培育更能抵御多重灾害的农作物,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生态管理,提升农田生态系统对极端天气的适应能力。
对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地区,如非洲,低成本且易于实施的本土技术至关重要,如雨水收集、绿肥种植、保护性耕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。同时,扩大农业保险覆盖,对于非洲小农户来说,是抵御极端天气的有效补充。减轻气候变化对全球农业的影响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议题,需要全球共同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