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财经奥秘,指引财富未来

扎紧制度篱笆,斩断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手。

萨达 2024-06-08 09:32:00
资金占用是困扰资本市场的难题,对于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构成阻碍,它干扰日常运营,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,甚至迫使企业面临破产重整或退市的风险。对此,监管机构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和严厉打击。
自上而下的政策层面上,政府已出台多项措施。如2020年的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》强调严肃处理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;2021年的《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》规定,对侵害上市公司权益的行为,特别是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,必须依法彻查并限时整改;今年四月的新“国九条”更是特别强调了对财务造假、资金占用等违规行为的严格整治。
最近的退市新规出台,将控股股东及关联方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作为退市考量因素,一旦超标,将触发规范类退市条件。此举旨在提升对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的震慑力,促使他们自我约束,上市公司也需加强自查,优化公司治理,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。
据最新数据,已有九家公司因资金占用超标而被要求在六个月内整改,涉及金额高达106.98亿元。部分公司已开始采取措施,如现金偿还、资产抵押等来偿还债务。同时,上市公司也在加强内部控制,提高风险防范能力。
投资者权益也得到了保障。例如,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针对大股东资金占用进行了追偿,未来将继续通过法律手段追究责任,维护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。
尽管退市政策有效,但根治资金占用问题还需从制度层面着手,强化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监管。事前要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,独立董事需积极履行职责,中介机构需尽职尽责,制约控股股东的权力;事中应加强信息披露,及时发现并处理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;事后则需提高违法成本,通过强化法规和司法解释,严厉惩处资金占用行为,使其付出沉重代价。
总的来说,市场普遍认识到严惩资金占用的重要性。控股股东应当以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为目标,而非滥用权力,最终必将自食其果。任何试图侵占上市公司资源的行为,都将受到应有的制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