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索财经奥秘,指引财富未来

供需失衡致行业寒冬 动力电池回收企业自救待契机。

萨达 2024-06-08 07:40:00
证券时报记者郭博昊报道,2024年是首批电池动力系统的保修期结束之年,但预计中的电池退役潮并未如期出现。在2022年电池原材料价格飙升期间,大量资本涌入电池回收市场,导致产能过剩,加剧了供需失衡,使得行业盈利状况变得严峻。尽管企业正在自救,如拓展海外市场、运用技术创新降低成本、强化产业链合作,但受访企业认为行业复苏还需2-3年,电池大规模退役和欧盟的再生资源法规可能是行业发展的催化剂。
专家建议,政策层面应加大对合规企业的资金支持,既缓解资金压力,又能通过补贴门槛引导行业健康发展。然而,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,电池回收行业遭遇盈利困境。尽管2024年电池原材料价格趋于稳定,但企业普遍预期行业回暖还需时日。电池回收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、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市场需求疲软的挑战。
一些企业开始寻找出路,如海外市场的开发,以及通过技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。此外,电池回收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在发生变化,如“废料换原料”模式,旨在稳定生产成本并促进资源循环。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参与回收业务,形成更紧密的合作网络。
尽管碳酸锂价格趋稳,电池回收行业依然面临“寒冬”,期待政策扶持以规范行业并提振信心。例如,政策鼓励电池生产商使用再生材料,福建和成都等地也提供了资金支持。专家认为,这些措施不仅直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,还能通过激励机制推动行业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。
面对当前的困境,企业意识到创新和技术升级的重要性,这是在行业洗牌中生存的关键。只有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,电池回收行业才能在寒冬中找到生机,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。